首页>职场资讯>制造宜昌机器人的“最强大脑”周海军
制造宜昌机器人的“最强大脑”周海军
时间: 2022-02-09 浏览:4780

 创业荆棘路上乐观前行

  “创业之后,我发现:没有人,天生就会经营,天生就懂管理。都是在创业过程中自己摸爬滚打去领悟的,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,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,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,”创业之后的周海军每当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总会如是说。

  刚过而立之年的周海军是秭归人。很早以前,他就在国外和沿海城市工作,从事人工智能软件程序编写和机器人制造行业。“此前,沿海城市用工制造型企业多,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,随着经济的转型,渐渐开始用人工智能取代一些高强度的流水线作业。”周海军说,人工智能最开始就是从工业领域开始应用的。

  在工作期间,周海军发现,随着社会发展,许多内地城市也开始对人工智能有了需求。“未来内地的市场前景巨大。”他萌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。

  2017年3月,周海军辞掉工作,回宜昌创办了中润高科机器人科技公司,“作为人工智能企业,对于上下游产业要求很高,所以选择进驻了给予创业者‘空间+平台+投资+生态’的全方位创业扶持和量身打造孵化服务的宜昌云计算孵化器。”

  制造宜昌机器人的“最强大脑”

  “别看这个机器人是‘肌肉男’的外观,但也能做绣花功夫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更新换代的智能机器人功能也越来越先进,操作精度能够达到0.01毫米,还能协同工作。”周海军饶有兴致的演示着机器人模型的操作,“精细操作可以调试,写对联,各种粗活累活做起来一点不费劲。”

  随着智能机器人开发的领域越来越广泛,中润高科机器人公司在宜昌的发展,也实现了超常规发展。“通过客户的口碑,宜昌的许多大企业都和我们进行了接洽,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好处。”比如宜昌一些汽车行业、制药行业,就尝试用机器人取代人工,优势很多,比如机器人能够承受高低温的车间条件,人工管理成本实现了明显下降。节约了企业成本,也带来了更高的效率。

  别看他面前几个仿佛变形金刚一样的塑料模型不起眼,就是依靠这些机器人,公司成立两年,营业额已达千万,不少国内知名企业都成了周海军的客户。

  他造的机器人特别能吃苦

 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,智能机器人都应该是仿人类的面孔,能够语音对话,还能够根据人们的指令完成各种工作。周海军将公司制造的机器人却不太一样,这些模型与其说是机器人,不如说是一个个机械手臂,只不过手臂上有很多关节,能够弯曲成不同的角度,做出各种动作。

  周海军说,这些都是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产品,他解释,“智能机器人的用途不同,模样也不一样,我们公司目前经营的,主要是用于工业用途的,比如在流水线上的高强度作业,能够取代人工枯燥重复劳动的工种。”

  除了销售机器人外,周海军公司最主要的工作,是为智能机器人编写计算机操作程序,“每个客户对机器人的要求不同,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机器人制造一个大脑,告诉他如何工作才能更好的适应客户要求。”

  通过宜昌云计算孵化器创业导师的专业辅导,周海军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,以及对科技成果的转化。目前,周海军的企业已经成为了双软企业,并正在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做准备。在这里创业让周海军觉得:宜昌云计算孵化器让自己的创业方向更加明确,创业目标更加坚定,未来人工智能领域还会有更多突破。


Copyright 2020-2025 【宜昌直聘】是宜昌本地免费专业求职招聘平台

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:420583202101

宜昌直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授权运营

宜昌人才招聘服务热线 13177073400

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: 鄂B2-20250066

ICP证:鄂ICP备2021015211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