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头治欠,加强无缝隙监管。强化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等源头监管,全市累计纳入监管项目2248个,实名制管理人数24.73万,考勤数1927.2万人次,代发金额74.48亿元,工资代发覆盖率、用工实名制覆盖率、工资保证金覆盖率、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覆盖率动态实现100%。
依法治欠,加强零容忍打击。坚持宣导结合、管服并行,制发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“宜本通”宣传画册和宣传动漫,全面营造依法治欠浓厚氛围。牵头拟定《宜昌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施办法》,颁布宜昌史上最严“治欠令”,被列入宜昌市2019年度“十大法治事件”。加强与公检法等成员单位在信息共享、支持起诉、协调化解、联合打击等方面的协作,加大恶意欠薪行为移送力度,重拳打击恶意欠薪违法案件。2018年以来共移交欠薪入罪案件38件,申请法院强制执行85件。
合力治欠,加强全社会联动。推动建立市直部门分片包保、行业协会参与共建、社会矛盾基层治理的体系治欠格局。探索根治欠薪工作新时期“枫桥经验”,建立欠薪隐患排查预警、一般纠纷基层调处化解、复杂矛盾及重大隐患部门联动处置机制,共串联起全市1.1万余名网格员,1.18万个家庭网格群、601个商圈网格群,建立具有宜昌特色的“网格化”治欠模式。
科技治欠,加强现代化治理。坚持科技为治欠赋能,开发应用“宜昌治欠在线”扫码投诉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。按照“项目全覆盖、情况全摸清、线索全收集、案件全办结、信用全评价,农民工工资零拖欠”标准,融入宜昌城市大脑建设,将劳动保障维权贯穿人社保障服务全过程,探索建立一个平台、三大链条、四大闭环根治欠薪应用场景,实现“算力时代”欠薪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。
快畅治欠,加强高效能维权。整合劳动监察、劳动仲裁、工伤、社保、法律援助等力量设立劳动维权“打包办”窗口,推动维权服务一窗多办、多事联办、区域联动、跟踪办结。实行欠薪线索零门槛、多渠道受理,压减欠薪线索处置时限,推行24小时不打烊的维权热线服务,构建15分钟劳动维权服务圈,全面打通欠薪维权“最初一公里”。